客服热线:0576-88550130   
 
 
点击这里使用QQ登录
登录
注册
 
比赛首页
比赛介绍
作品展示
评选结果
个人中心
评委中心
作品展示
绿色的希望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1、牛犁耖耙,传承了上千年,一直是翻耕土地的主要形式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2,通过土地整理,丘陵地区实现了田成方、路成框,大型拖拉机取代了牛耕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3、过去,露天播种,受天气制约,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。如遇“倒春寒”,冻害死苗,严重的全军覆没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4、工厂化育秧和大棚育秧,彻底规避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5、过去,插秧弓背弯腰很辛苦,横竖匀称需要技术,否则差之毫氂失之千里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6、现在,政府扶持专业合作社、农场的发展,粮食生产全面实现了机耕、机插、机收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7、过去,脚踏车水、人工浇注,是主要的浇灌模式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8、现在,滴灌、喷灌、自流灌溉已经全面普及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09、过去,植物保护只能依靠人力,或抓虫,或赶鸟,如遇虫灾,只能听天由命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0、现在,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已经广泛普及,关注健康、关注环境保护,已经成为农业企业家的普遍共识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1、过去,除了施用“下脚肥”,再没有追肥补养,缺肥现象十分普遍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2、现在,全面实施配方施肥,叶面追肥,保持作物生长营养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3、过去,为了减少晾晒时间,水稻收割都是等露水干后进行,农民头顶骄阳,脚踏热土,在密不透风的农田抢收水稻,要多辛苦有多辛苦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4、现在,粮食生产已经全面实现大型机械化收割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5、过去,收获的粮食归仓之前,需要经过晾晒、除瘪、去杂等多道工序,由于场地有限,如遇多雨天,未晾干的谷物堆放容易发芽霉变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6、现在,全面实现机械烘干。收割机收获的谷物,直接进入烘干机,除瘪、去杂一次完成,无需再受天气制约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7、过去的农田高低错落,道路多为田埂小道,搬运只能靠人挑肩扛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8、政府出资,通过全面实施农田改造,现在,丘丘农田排灌分设,块块耕地运耕有道路,为现代农业打好扎实的基础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19、进入二十一世纪,设施农业犹如雨后春笋,不断涌现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20、规模农业,科技农业,创新农业,成为新一代农民投资的方向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021、农业正在从单一的物质生产,向多元农业、观光农业、休闲农业等融合,成为美化生活、丰富生活、提升生活品质的朝阳行业。
拍摄地点:浙江永康      拍摄时间:2019-09-15     
作品标题:   绿色的希望
作品介绍:  中国从一个纯粹的农业国跃居为世界举目的制造业强国,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农业的巨变。曾记得改革初年的1982年到1986年,中央连续6年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业而发,由此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与振兴。 浙江中、西、南部,都是人多耕地少的多陵半山区,原来土地高低起伏,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,是十分贫穷的落后区域。是政府持之以恒的惠农政策,促进了农业的发展,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,振兴了农村经济,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发展。 回眸解放初年,浙中南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水稻,亩产不到200公斤;如今年双季稻均亩产超1000公斤。过去90%以上人口依附于土地生存,如今不到10%的农民从事农业,多数土地集中于农民企业家经营,农业实现了机械化、产业化生产。 这盘古开天地的巨变,来自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,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政府出资组织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路渠建设,彻底改变了高低不平、道路狭窄的丘陵地貌特征,为大型机械引入农业奠定了基础,为规模化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。使千百年传统的手工农业,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转型和腾飞,这是史无前例的奇迹。
 


         
返回首页 | 关于天下摄影 | 服务条款 | 广告服务 | 摄影互动 | 招聘栏目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导航 | 版权所有
天下摄影交流群:一群:35765943    二群:176326500  人像群:90556132
Copyright © 2009-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265号

浙ICP备12002614号 网站法律顾问:陈明律师